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 樂活閱讀> 日光寺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探討生死關懷

樂活閱讀

字級

日光寺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探討生死關懷

【人間社 黃明瑛 台東報導】 2025-03-11
佛光山日光寺於3月9日舉行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以《星雲大師全集》論叢類《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系列「生死關懷」為核心,近300位愛書人與會。

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引言,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慧知法師與佛光山文化院妙景法師進行導讀,闡述書本中的精采內容,幫助大眾更容易契入佛法。

慧知法師將佛教對「身心疾病」、「修行問題」、「喪葬習俗」、「民間信仰」的看法,歸納助緣與輪迴的轉變生命、「不二」法門修行、唯識學修行智慧、正信佛教。信仰應融入生活,讓修行成為日常的力量。

妙景法師將佛教對「素食問題」、「安樂死」、「臨終關懷」、「宇宙人生」的看法,透過修行來化解對死亡恐懼。宇宙無常要接受、平常心面對。

主題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林文輝主持,與談人有佛光山日光寺住持慧是法師、佛光山金剛寺監寺慧立法師、慧知法師、佛光山寺務監院室接駁組組長慧祥法師,讓參與者能從中獲得啟發,提升對生命尊重與關懷。

慧祥法師表示,身心疾病與起心動念有關,佛陀教導世人「四聖諦(苦集滅道)」解決,預防勝於治療,「業障病」,透過修行、懺悔、行善來消除。

慧是法師以手機升級比喻信仰層次,信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尊重不同信仰,了解正信佛教。佛教提倡素食,是修行的一部分,也是福報的來源。佛教應該以包容與尊重的態度面對不同的信仰傳統,展現人間佛教的精神,尊重、理解與和諧。

慧立法師指出孝順有三等,「生養死葬」是小孝;「榮親耀祖」是中孝;「導親脫苦」是大孝。生命由業力、習氣、心念、願力等力量流轉。因果循環,善有善報,人生最好的投資是修行。

慧知法師表示安樂死議題,是一種死亡方式的選擇,而非絕對的肯定或否定。生前規畫好生命,為自己負責。臨終關懷的重點是讓亡者安心,助念與誦經能幫助穩定心念。害怕生死,不如把握當下,透過修行來投資生命,圓滿、充實、有價值。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東區督導長陳春發分享,體會佛法運用在人生中的生與死。會員楊文鴻分享,生活中用心做一件事情,是生命的累積,認清生死的道理,自然就不怕死。

林文輝總結,人生充滿希望,鼓勵大家學習佛法。引導大眾思考生命的意義,透過修行來提升生活品質,並以積極、正面的態度來面對生死。
12345678910第1 / 87頁
追蹤我們